寻百科 手机版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意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2:01:30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古诗文网译为:天生下来的叫做“性”,顺着性发展叫做“道”,依照道去修养,叫做“教”。


“天命之谓性”指的是人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乃天命之,天生之,天赋之,这是人与生俱有之性能,乃天命之先天性本能、性本善。孩子能学会说话,是因为他具有天命之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动物不具有人的这种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的“性”是天命之性,先天性本能,先天性本善,不是后天形成的性格或性情。

“率性之谓道”指的是思想。人的思想就是“率性之”,人的思想率性而思之,率性而想之,率性而生之。所以“道”的意思就是思想,当时没有“思想”这个名词,用的是“道”这个词。大哉乾元,人们认知万物之始,思想率性而生之,乃统天,这是天命之,率性之。

“修道之谓教”指的是学习,有教则有学。“教”,孝文德也。“修道之”包括修道之德而修道德观,修道之理而修道理观,修道之义而修道义观。儒家说“仁义礼”,“仁”乃道之德,“义”乃道之义,“礼”为道之理。

《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古诗文网》译文:道是不可以一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人所不见之处,特别警惕小心;对人所不闻之事,惶恐畏惧。没有什么比隐蔽的东西更能说明问题,没有什么比细微的小事更能显露本相。所以君子对自己独处时的行为和思想特别谨慎。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是什么?道也者,思想也。人的思想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思想家,圣人也,道主也,主讲道者也,主讲思想者也,思想主也,所以“道”就是思想。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句话指的是思想的重要性,并不是指君子在人所不见之处,特别警惕小心;对人所不闻之事,惶恐畏惧。而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道也者,恐惧乎其所不闻道也者”。不睹道则不能悟道,所以君子戒慎乎;不闻道则不能达道,所以君子恐惧乎。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莫见乎隐,道隐其中。莫显乎微,微言大义。人的思想有隐有显,有微有宏。这句话的意思是修道之君子在学习圣人与道主的思想时,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要慎其独也,这是“修道之谓教”的要求。“君子慎其独也”并不是指君子对自己独处时的行为和思想特别谨慎。慎独是君子学习与思考应有的品德,包括慎重思考、独立思考等要求。莫显乎微,常无欲以观其眇;莫见乎隐,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出自《道德经》第一章),莫显乎微则观其眇,莫见乎隐则观其徼。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古诗文网》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时,叫做“中”;表现出来如果符合规矩,恰到好处,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努力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安其所,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庸》乃《礼记》第三十一篇,读《中庸》应当结合《礼记》、《易传》等先秦儒家经典文献来理解。《礼记·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人之情也,不需要学就能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未发”,其意思是“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谓之中”不是“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谓之道”,所以“谓之中”不能叫做“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不是中庸的“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是中庸的“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不是天下之大本。所以“谓之中”与“中也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是指喜怒哀乐等情感之发。发而皆中节,中节非中庸,所以“中节之和”与“中庸之和”有区别。喜怒哀乐,人之情也,弗学而能,因感而发,非道生之,非道也者。喜怒哀乐等情感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是“和也者”,喜怒哀乐等情感之发而皆中节,非天下之达道也。“谓之和”与“和也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中庸》曰: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所以本乎人者亲中。“中也者”,不偏不倚,思想不左倾、不右倾,公平公正,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和谐也,和平也,共和也,太和也,天下之达道也。《易》曰:“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万国咸宁”就是全世界和谐和平,“太和”就是太平和平。“首出庶物” 指的是人类的思想文明,大脑是首,大脑产生的思想就是庶物。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思想致中和,思想天地位正与中也者,思想天地化育万物产生思想文明,社会天地创造万物产生社会文明。自然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天地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需要致中和。“致中和”乃“修道之”目的。

“天地”的概念包括自然天地、思想天地、社会天地,并不是指自然界的天空与大地。“万物”的概念也包括自然天地中的万物,思想天地中的万物与社会天地中的万物。人们看到的花是有形的,人们想象的花是无形的,是想象的“象”,所以人的思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学习与思考。

《古诗文网》译文: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

“天”不是上天,“天之道”不是上天的法则。“天”的概念包括自然界的天、时间概念天、抽象概念天。天上与天下、地上与地下是相对的概念,上天与天下不是相对的概念,土地与大地不是同一个概念。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与阳属于思想天地的概念。刚与柔乃自然天地万物之性。仁与义乃社会天地之道。所以“人之道”是社会天地之道,“地之道”是自然天地之道,“天之道”是思想天地之道。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所以“诚者”与“诚之者”不同概念。《古诗文网》将两者都理解为“诚实”,似有不妥。诚性与诚信读音相同、意思不同,诚性属于,诚信属于人之道。

“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是诚实,而是诚的性,不是诚的德。“从容中道,圣人也”,这是圣人的道性。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是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这种“道德”,这是诚之信。“择善”就是选择好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对的,这是诚之德,信则固执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