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百科 手机版

崔颢是什么人(大唐崔颢:李白自己承认不如我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4 09:41:00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唐诗江湖中当之无愧的顶流偶像李白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京漂生活,从专门给皇帝陛下写宫词的清客,又重新成了一个到处悠游,四处打卡的驴友。李白很忙,忙着一路呼朋引伴,一路游山玩水,然后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

胜境和诗人之间总是相互成全。

有一些小众冷僻的地方因为某位大诗人的一首诗而名声大噪。如大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成功把蓟北楼送上了热搜,以至于后世每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都会在心里去过蓟北楼无数遍。

也有些诗人因为在某些打卡圣地写上自己的作品而提高了知名度。

作为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的打卡圣地,不少诗人都希望在黄鹤楼上留下自己的作品,以便让每一个来过黄鹤楼的人都记住自己的名字,从而提高在唐诗江湖的地位。

如李白这样咖位的诗人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并不妨碍他也想“征服”黄鹤楼。

但让人奇怪的是,不止一次去过黄鹤楼的李白却自始至终未曾专门为黄鹤楼写一首诗。按照《唐才子传》中的记载来说,李白不是不愿意写,而是不敢写……

传闻中,李白行至黄鹤楼时,看着满墙前人留下的诗词也忍不住抬起笔准备赋诗,可当他正欲落笔时,余光看到正上方的一首诗后踌躇良久,最终还是选择搁笔,并感慨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唐才子传·崔颢传》

早于李白之前,登临黄鹤楼的崔颢便写下了那首被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称之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让傲气的李白在自己最擅长的写诗领域甘拜下风,仅此一条便足可以让崔颢名垂诗坛了。


在那星光璀璨的大唐诗坛里,崔颢似乎并不出名,这位一生放浪形骸的诗人似乎也不算成功者,甚至还有私德有亏的传闻,但他的人生更接近于一位身负才华的普通人。

人生没有奇遇,反而有那么多让人扼腕的意外,虽有功名却终生囿于微末小官,但就是这样一个“悲催”的崔颢,却用自己的方式,过上了失意却不失希望的生活。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已经六十岁的李白终于获得大赦,三年前因为政治太幼稚而被卷入永王东巡事件中的他被放逐夜郎,饱受荒州烟瘴煎熬三年后,李白踏上了赶往江夏、投奔老友的去路。

此时的李白再不是那个扯着嗓子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侠客了,他变得失落惆怅,年老体弱带来的病痛,国破家亡带来的愤懑都在这位大诗人的内心深深煎熬着。

在江夏短暂逗留期间,闲来无事的李白又开始四处闲逛散心,而当他来到江夏著名旅游景点——鹦鹉洲时,想起了在此地被杀的三国名士祢衡,一时之间又开始感伤起自己的生平,于是悲从中来的他写下了著名诗词《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让他甘拜下风的崔颢此时也已经去世六年。

但如果崔颢在的话,当他读到《鹦鹉洲》的时候,一定会大呼“李白洗稿”。

这样说李白一点也不冤枉,因为李白这首《鹦鹉洲》确实完全模仿了崔颢《黄鹤楼》的架构。

时隔多年以后,李白依然没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黄鹤楼诗词,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写出了一篇完全模仿崔颢《黄鹤楼》的《鹦鹉洲》,也致敬了那位早已离世的偶像。

和李白一样,崔颢是位极富才华的诗人,刚一出道便有才名在外,《旧唐书》中更是将他与孟浩然、王昌龄和高适相提并论。

作为出身大唐顶级世家“博陵崔氏”的公子哥,崔颢本该有着辉煌灿烂的仕途生涯,但不知怎么的,这位名满京华的大诗人仕途却走得极为艰难。

不要小看“博陵崔氏”这四个字,这可是个出过十六位宰相,被称为“士族之冠”的顶尖门第。

所以崔颢的失意在某种程度上是讲不通的,因为世家在有唐一代的影响力一直很大,左右科举结果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是让自己人升迁呢?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不到二十岁的崔颢便进士及第,但如此年轻就有功名在身的他似乎并不那么在意自己的前途。

他一边趁着人生的大好春光恣意游乐,于酒肆之中烂醉,于美人怀中安眠,于赌场之中潇洒,最终在长安城里留下了“有俊才,无士行”的垢名。

不过更让后世人对于崔颢感情复杂的,是崔颢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太随意,颜控的他永远只找好看的对象,在日久腻味之后又始乱终弃,如此反复四五次,崔颢“渣男”的标签就此坐实。

崔颢者,亦擢进士第,有文无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去。凡四五娶。——《新唐书·崔颢传》

作为大唐在职在编的公务员,私生活却如此不检点,这应该也是崔颢仕途平平的原因,毕竟私德有亏在历朝历代都是官员大忌。

当大环境对于某个人有近乎盖棺定论式的“公论”时,那么这个人纵然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基本被“社会性死亡”的崔颢不到二十就踏上了仕途,却也在转瞬之间失去了政治生命。

所以终其一生只做到从六品(司勋员外郎)的崔颢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什么有所建树的政绩,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多半也都集中于这位风流才子的风月事,对于他在仕途上的表现只字未提。

但传闻中,崔颢也并非没有为拯救自己的政治生命做努力,他想了很多办法,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只为了能得到某位达官显贵的青睐,而后重新开始。

在崔颢活跃的年代里,但凡提到诗,人们只会说两个人的名字——崔颢和王维。

王维自不必多说,被称为“诗佛”的他不仅是状元出身,而且其诗风在诗坛上别具一格;但崔颢呢?这位在史书中被与王维并称的诗人,其代表作固然有《黄鹤楼》这样的绝世好诗,但除此以外却总有些后继无力的感觉。

唐代诗选家殷璠曾在《河岳英灵集》中对于崔颢的诗词有过总括式的评价:

“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语尽戎旅。”

这就说明早年的崔颢因为年少轻狂爱风流的缘故,被风月韵味沁进骨子里的他笔下的诗词也尽是轻薄之作。

而到了晚年,被世事沧桑了少年感,只剩下一身落寞的崔颢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自己的诗风,变得风骨凛然,再没有纸醉金迷的颓废感。

但可惜的是,崔颢最靠近重获政治新生的时候,刚好是他鲜衣怒马的青年阶段。

那时候的崔颢,诗风还没有实现从轻浮颓靡到豪迈稳健的转变,考虑不周到的他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将自己那带着三分风月气的诗词交给了大佬李邕的手里。

崔颢很期待,因为他真的很有才华,而且他上交的那篇诗词也着实花了一些心思,另辟蹊径的他有信心让日理万机的李邕眼前一亮,彻底记住自己的名字。

李邕当然也很期待,虽未曾谋面但他也听过崔颢的大名,这位才子虽然是个出了名“好酒嗜赌爱嫁人”的风流之辈,但如果真的如传说中那般文采斐然,那也必须拉他一把。

于是崔颢恭敬地递上了他的诗作《王家少妇》,题头就是一句“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崔颢意料之中的是,李邕确实没见过这样风格的致意作;但崔颢意料之外的是,向来走光明正大路线的李邕最见不得,就是《王家少妇》这般轻佻浮躁的迷醉之作,以至于刚看了这开头的一句话,李邕便勃然大怒,扔下了一句:“小儿无礼”便拂袖而去。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唐才子传·崔颢传》

而随着李邕的离去,崔颢再也没有得到什么被人提携的机会,这位满腹才华的诗人只能在底层官僚的位子上苦苦煎熬,终其一生都只不过是个从六品上的司勋员外郎。

诗风总是与诗人当下的心境契合。

能说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也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

少年成名却于仕途未有寸进的崔颢也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他不再是那个举止尽是风流的贵家公子,而是成了弃官漫游江湖的漂客。

在那个出行基本靠走的唐朝,崔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奇怪的是,有关崔颢这二十多年漫游江湖的相关事迹,却没有一例被记载并流传后世。

这位名满京洛的大才子就像是销声匿迹般神隐了二十几年,直到再出现时,已经褪去了身上所有的风月气,笔下字里行间全是金戈铁马和岁月沧桑。

他到过黄鹤楼,写下了让李白为之搁笔的七律第一《黄鹤楼》。

在这首诗家绝唱里,崔颢没有为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鸣不平,没有为自己的四海漂泊而暗自神伤,他所怀念的只有远途的故乡,只有那个自己终生都回不去的故乡——汴州。

后世有人考证,崔颢在差不多二十岁那年赴京赶考后便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明明思念故乡,却宁愿在外漂泊二十余年都不愿踏上归途,这样复杂的心境也只有出生名门却声名狼藉的崔颢能深刻体会了。

人生最后的四年,崔颢结束了自己周游天下的旅程,他重新回到了官场,和二十多年前一样继续着最底层官员的仕宦生活,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4年)才在无人问津中辞世,史书上留给这位名门贵子的句子也只有寥寥数语而已,千百年后的我们对于这位才子的了解也只剩下《黄鹤楼》那寥寥六十四个字而已。

崔颢是名门贵子,是不世天才,但更像是和我们芸芸众生一样的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天降奇遇和贵人相助,只有靠着自我的调解来过完一生。

这一点,从崔颢后期的诗来看,他真的做到了。

其实普通人的人生也是如此,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少点苦闷与忧愁

相关文章